現代舞蹈混血王子-卡德爾阿圖
已更新:2021年8月25日
一手推動包括大羅浮宮計畫擴建計畫、書籍出版品單一售價制度的等重要法國文化政策的賈克朗(Jack Mathieu Émile Lang),曾於1981-1986年、1988-1992年兩度擔任法國文化部長。
在賈克朗首次擔任法國文化部長的期間,他也推動了舞蹈「去中心化」的政策,陸續在全國各地建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簡稱:CCN),至今已經有19個。
在這些地方的國立舞蹈中心,鼓勵各種不同領域的結合,回歸到身體與舞蹈之間的原始關係,許多非傳統科班出身的舞者、編舞家進入了這個體系,其中,也包含了一直受到學院所排除在外的嘻哈街舞。卡德爾阿圖(Kader Attou)在1988年成為拉羅歇爾國立舞蹈中心(La Rochelle)主任,穆哈莫蘇奇(Mourad Merzouki)在2009年被任命為克雷泰伊國家舞蹈中心(Créteil et du Val de Marne)主任。他們兩人,都是出道自里昂的街舞團體「嘻哈大少舞團」(La Cie Accrorap)。
法國嘻哈舞團的先驅-嘻哈大少舞團
從布朗克斯到聖普列斯特
街舞隨著嘻哈音樂的流行,逐漸成為年輕人追求的時尚舞步,跟著靈魂樂之父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的節奏開始擺動,從紐約向世界各地傳送,也跨過大西洋,在歐陸風靡了無數青少年。
1982年代,法國黑人饒舌歌手Sidney Duteil開始在廣播節目中主持節目「Rapper Dapper Snapper」,將嘻哈音樂介紹到法國,兩年後的每週六下午,他在電視上主持一個名為「H.I.P H.O.P.」的節目,也在節目中教授街舞的舞步。一群在里昂郊區的青少年在此時,第一次聽到了「Hip Hop」這個名詞,也深深被電視上的舞步所吸引,幾個好友在路邊的人行道上、住家附近的馬戲學校、昏暗的體育館,或者草地上練習,即使翹課可在所不惜,這群青少年,就在幾年後共同成立了「嘻哈大少舞團」,原本只是一群愛好街舞年輕人的社團,在1994年正式成為職業舞團。
「嘻哈大少舞團」的靈魂人物卡德爾阿圖,於1974年出生在里昂東南部郊區的聖普列斯特(Saint-Priest)的工人階級家庭,他的雙親來自於阿爾及利亞,因為政局的動盪從北非移民到法國;受到母親的影響,他在八歲的時候進入聖普列斯特當地的馬戲學校(Ecole de Cirque de Saint-Priest),原本立志要成為馬戲團的小丑,然而當他開始接觸到街舞之後,一切都隨之改觀。
混血與變種
雖然從里昂的市郊發跡,卡德爾阿圖與「嘻哈大少舞團」拒絕貼上「郊區」的標籤,他們的舞蹈融和嘻哈街舞、馬戲特技、現代舞、巴西戰舞「卡波耶拉」(capoeira)等,提昇了嘻哈街舞的藝術性,透過原創的舞碼,開始受到各界的矚目與肯定。
非西方的元素也經常出現在「嘻哈大少舞團」的創作中,例如2000年的《阿農哈》(Anokha)就結合了東方印度舞蹈與西方嘻哈,呈現鮮明的精神層面。2003年更展開一個別具意義的法國與阿爾及利亞計畫《鄉》(Douar),探討兩地城市年輕人所面對的兩個主要課題:流離失所和無所適事。
身分追尋與溯源
2008年第25屆的里昂舞蹈雙年展,以「當代身份認同」作為主題,卡德爾阿圖推出《Petites histoires.com》,他在這部作品中回憶小時候的年代,外來移民與工人家庭等身分所受到的社會階級衝突等的各種生活點滴......
2013年卡德爾阿圖又創作了《尋根之旅》(The Roots),他面對自己超過1/4世紀的跳舞與編舞生涯,透過自我的審視,提出一個充滿哲學性的問題:「什麼是今日的嘻哈?」在這齣舞作中,卡德爾阿圖展現不是沉溺於個人的懷舊或復古,而是通過對話與交流,重新定義了嘻哈的界限。《尋根之旅》所要探討的不是身份的根源,而是嘻哈舞蹈的本質。
卡德爾阿圖解釋:「今日我的嘻哈舞蹈,已經是一種全新的舞蹈了......這個論點有一個基礎,但不是技巧也不是基於嘻哈舞蹈的歷史,也不是我可以用頭頂轉多少圈而是,現在驅動著我的熱情,是那些我想和你們分享的事物。」「它不只是炫麗的動作,而是進入了一個詩意、感性的宇宙,這就是我的註冊標記。」
卡德爾阿圖與「嘻哈大少舞團」的演出足跡,已經遍及歐洲、美洲、亞洲各地,他們曾於2009年參加香港的「法國五月藝術節」;今年,將帶領《尋根之旅》再次巡迴亞洲,並首次踏進台灣。卡德爾阿圖特別強調,《尋根之旅》是跳給所有人看的,即使不熟悉嘻哈、或者是原本只愛好現代舞的觀眾,也可以很容易進入《尋根之旅》的舞蹈世界。
嘻哈大少舞團 《尋根之旅》
2015年6月5日、6日 / 星期五、六 / 19:30
台北 國父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