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歷史篇
已更新:2022年10月13日
文|陳純芸
編輯|胡家瑋
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走過87年的歲月,已成爲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小提琴專項大賽。每一屆大賽都吸引全球各地才華洋溢的青年小提琴選手報名參賽,是古典樂壇新星嶄露頭角的最佳舞台,許多小提琴家都在大賽獲獎後展開輝煌的藝術生涯。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與回顧令人敬仰的小提琴大師們在當年大賽初登場的青澀模樣。
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
International Henryk Wieniawski Violin Competition
1935年是維尼奧夫斯基的百歲誕辰,當時他的侄兒亞當 (Adam Tadeusz Wieniawski) 以叔叔Henry Wieniawski之名創辦了第一屆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目標在擴大維尼奧夫斯基音樂的影響力、推廣小提琴音樂,以及幫助三十歲以下的年輕小提琴人才藉由比賽展現自己的才華。
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且最重要的小提琴大賽,每五年舉辦一次。大賽由設立於波蘭波茲坦的維尼奧夫斯基音樂協會辦理。該協會是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世界聯盟(WFIMC)的創始成員之一;WFIMC創立於1957年,由最初13個成員大賽發展至今,已有120個會員,皆為國際大賽中具有最高藝術及組織水準者,並在古典樂壇新星的發掘、推廣及呈現、巡演安排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國際音樂賽事打破性別框架
在西洋古典音樂的發展史中,男性為主的社會價值觀下,多數的職業音樂家皆爲男性;女性的音樂學習及演奏多在宮廷、貴族或修道院等私領域進行,公開演出相當難能可貴。
十八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隨著中產階級興起,音樂會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分,女性音樂教育亦已十分風行。乘著逐漸開放的社會風氣及女性自我意識,女性音樂家如德國鋼琴演奏家暨作曲家克拉拉.威克 (Clara Wieck)以天才少女之姿登台,獲得社會大眾的肯定。
二十世紀,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打破傳統性別束縛,開放女性小提琴家報名參賽,推行性別平等,展現音樂不分性別的新時代價值觀。
吉娜特.奈芙
Ginette Neveu, 1919-1949
第一届大賽首獎也破天荒由十五歲法國才女小提琴家吉娜特·奈芙獲得,奈芙擊敗超過180個對手包含俄國小提琴家大衛.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從而轟動整個小提琴界,可嘆她卻在三十歲時因空難驟逝。在1945年錄製的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能再次感受到奈芙演奏所展現的一種振奮人心的熱情與能量。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Pablo Casals) 曾形容奈芙的演出:「她的演奏是對於樂器和音樂的最大的啓示。在完美、平衡、藝術品味的印象中,她在演繹中加入自身的詮釋,自由且奔放,使她的演奏充滿了豐富性。」
推薦聆聽|
吉娜特.奈芙演奏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 (1945)
艾達.亨德爾
Ida Haendel, 1929-2020
艾達·亨德爾波蘭裔英國小提琴家。1933年,五歲時以神童之姿奪下華沙音樂學院的比賽冠軍。在1935年首届大賽中,她是最年輕的參賽者,可演奏能力卻足以與成熟的演奏家如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亨利·提密安卡作抗衡,在首届大賽獲得第七名。除了吉娜特.奈芙, 亨德爾是二戰後傑出小提琴家中的唯一女性,同時也是許多人推崇的榜樣。1970年出版她的自傳《拉小提琴的女人》(Woman with Violin) 。有人曾形容她為「冰與火的小提琴演奏家」,以古典嚴謹結合浪漫抒情而聞名,同時深刻了解作曲家的原意,如實演奏也是她一直以來的堅持。後期已邁入高齡,但她仍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在小提琴的事業,積極參與各個重要的音樂盛事,也非常重視小提琴教學,曾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地設立教學中心,努力栽培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小提琴家。育才無數的小提琴教母亨德爾也被世人列為21世紀的傳奇人物。
推薦欣賞|
艾達·亨德爾紀錄片《我就是小提琴》(2004)
歐伊斯特拉赫父子榮登樂壇
首届大賽第二名由俄國傳奇小提琴家 大衛·歐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kh, 1908-1974)獲得,隔兩年後的1937年,於首届的伊莉莎白王后國際音樂比賽榮獲首獎,從此揚名樂壇。在蘇聯人民的心中也贏得「大衛王」(David King)的稱號,至今仍受到全球樂迷對他的推崇和愛戴。大衛·歐伊斯特拉赫豐滿溫暖且宏偉的音色,搭配其神乎其技的運弓技巧,使亞美尼亞作曲家阿拉姆·哈察都量 (Aram Khachaturian) 和俄國作曲家德米特里·蕭士塔高維奇 (Dmitri Shostakovich)曾將所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獻給他。他開闢辟了小提琴演奏藝術的新時代,其對音樂藝術的熱忱、奔放的熱情以及其流暢的技藝宛如再生的新鮮與生命感,再次奠定他在樂壇上重要的地位,體現出20世紀偉大的音樂家。
歐伊斯特拉赫父子兩人經常携手演出小提琴二重奏,伊果演奏小提琴,而大衛演奏中提琴。父子二人相輔相成,合作無間,曾在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布達佩斯、倫敦、巴黎、紐約等地演出。兩人的演奏完美協調、無縫地相互交織在一起,曾有評論家形容父子的組合為「大衛王和伊戈爾王子」 (King David and Prince Igor)。
推薦聆聽|
歐伊斯特拉赫父子演奏巴赫雙小提琴協奏曲(1974)
第二届大賽在1939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於1952年在波茲南再次舉辦。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兒子 伊果·歐伊斯特拉赫 (Igor Oistrakh, 1931-2021) 以其精湛、無懈可擊的技藝在第二届大賽中逆襲,給評審團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一舉奪冠。伊戈爾從小受到父親的啟蒙,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也如父親一樣成爲知名的小提琴家。大賽成名後,伊戈爾在國際上也取得出色的職業生涯,於1953年開始在西歐各國進行訪問演出。有別於父親深邃詮釋的演奏方式,伊果在表演中遵循自己的直覺,走出屬於自己演奏的風格,在音樂的詮釋上更為現代及輕巧。
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曾孕育出無數的小提琴菁英,提供一個國際性舞台讓青年小提琴家展現無限技藝,從而展開各自不凡的職業生涯,在歷史的記載寫下傳奇的一頁。
五年一度的「#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2022年登場! #新象特派員 邀請你一同關注!
關注大賽🔗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