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的頂上功夫?從巴赫看假髮史
已更新:2021年8月25日
音樂家の冷知識 #2
小時候看音樂課本上的偉人像時,總是難以忽略每個人頭上形狀各異的假髮。就像這位推主將巴赫聯想為明治冰淇淋,你又曾經對這些假髮有什麼聯想呢?
一、假髮的興衰與性質轉變
16世紀的歐洲大陸,梅毒肆虐,禿頭是梅毒患者最明顯的病徵之一,進而導致在當時的觀念裡,禿頭即意味著你患有梅毒。為了遮羞,不論是否為患者,許多有禿頭困擾的人們開始有了戴假髮的需求,假髮行業隨之興起。
1655年,年僅17歲的路易十四(Louis XIV)發現自己有了禿頂的徵兆,深怕名聲受損,他立即雇用了48名假髮師傅來穩固他「太陽王」的形象,隨後更建立了歐洲第一個假髮產業工會。
當時的歐洲衛生條件不佳、洗澡機會稀少,許多人深受頭蝨困擾。若選擇削去真髮、配戴假髮,並將其定期送去清洗反而更為健康、省力。因此,在生活型態及路易十四這位「時尚Icon」、「帶貨王」的推波助瀾下,假髮不再只是遮掩禿頭的手段,而蛻變成為上流階級的時尚象徵,配戴假髮也被認為是當時最先進的衛生習慣之一。
17至18世紀的假髮稱為Perukes(又名Periwigs、Powdered Wigs),最名貴者的原料為真髮,其餘使用馬、牛、羊等動物毛製成。為遮掩這些毛髮的氣味,人們在假髮上鋪滿了髮粉(Powder,小麥、豆類等植物磨成的淺色粉末,並加入薰衣草、茉莉花、柑橘等天然香氛)。其所帶來的髮色改變在當時也成為潮流,白色、米白色與淺灰色最受歡迎,也有些標新立異者特別研製了更鮮艷的髮粉來裝飾自己的假髮。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爆發,假髮作為貴族階級的象徵也難逃一劫;而英吉利海峽另一端的英國,假髮風氣在1795年政府針對髮粉開徵重稅後逐漸式微。
二、巴赫的假髮小故事
除了作曲家、演奏家的身分外,巴赫也以嚴厲的指揮風格著名。
據傳樂團排練成果若未達巴赫心中的標準,他就會拔下自己的假髮用力砸向表現不佳的演奏者。因此團員們敬他三分,卻也恨他七分。
被打的人估計除了很痛之外,還會吃到滿臉髮粉......實在是不恨也難。
-----
❖ 圖片來源自 Pinterest
❖ 撰文:陳儀珊
Comments